首页 资讯 正文

“精准滴灌”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活起来

体育正文 191 0

“精准滴灌”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活起来

“精准滴灌”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活起来

潮(cháo)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敏 通讯员 林慧慧

从城镇社区到离岛渔村(yúcūn),从婚姻纠纷(jiūfēn)到涉渔纠纷,从海岛巡回审判到“共享法庭”集群……近年来,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法院立足海岛实际,着力丰富拓展法治宣传手段、内容和范围(fànwéi),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真正(zhēnzhèng)贴近群众需求,促进更多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嵌入式”的(de)普法阵地

“为什么法官要敲‘槌子’呢?”2024年8月20日,小朋友们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洞头法院参加“春泥计划·小度(xiǎodù)学堂”暨“小海霞”儿童观察团(guānchátuán)普法活动,“零距离”接受法治(fǎzhì)教育。

在法院(fǎyuàn)干警的介绍下,小朋友们先后参观了“洞法号”船型展厅、诚信(chéngxìn)诉讼倡导馆、“廉舟”法纪教育基地等法院特色文化阵地,揭开了法院的神秘面纱,零距离感受(gǎnshòu)法院的庄严肃穆与司法的公平正义。

“现在开庭!”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shēng),一场“未成年人健康权(jiànkāngquán)纠纷案件”的模拟庭审正式(zhèngshì)开始。在庄严肃穆的法庭氛围中,小朋友(xiǎopéngyǒu)们身临其境,迅速融入“审判长”“书记员”“原告”“被告”等(děng)庭审角色,从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案件评议到最终宣告判决,完整地模拟了(le)案件审理的全过程。通过“沉浸式”的庭审体验让小朋友们切身感受到庭审的细致严谨,学习了解(liǎojiě)案件审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律原则及程序。

模拟法庭结束后,法院干警与小朋友(xiǎopéngyǒu)们对庭审过程进行(jìnxíng)了“复盘”,解答了他们在庭审过程中的疑惑。

“我们(men)为什么需要法律(fǎlǜ)?”“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遇到过(guò)‘免费(miǎnfèi)领游戏装备’‘领取明星福利’等广告,是不是很有诱惑力?”伴随着(zhe)法律小问题,法治小课堂拉开序幕。课堂上,法官通过播放(bōfàng)漫画视频、互动问答及案例解读等方式,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生动讲解了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反对校园霸凌等相关法律知识(zhīshí),引导未成年人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在遇到困难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激发了小朋友们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

洞头法院“小度学堂”作为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阵地(zhèndì),一直以来(yǐlái)致力于特色法治(fǎzhì)宣传教育,通过设立模拟法庭、法治道德讲堂、书法论“法”等课程载体,着力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扩大法治文化影响力,迄今共(gòng)接待了1100余名师生。

“家门口”的(de)庭审课堂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随着庄严的法槌声响(shēngxiǎng)起,洞头法院将法庭搬到了鹿西乡鹿西村文化(wénhuà)广场,以(yǐ)巡回审判(shěnpàn)形式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案件,吸引了附近数百名渔民前来(qiánlái)旁听。法官对事实的审查、对焦点的释明、对条文的解释,令群众听得津津有味(jīnjīnyǒuwèi)。庭后,大家还展开讨论,“都是乡里乡亲的,坐下来把事情说开就好了”“法官说得对,要多学点法律知识”……

不仅仅在鹿西村文化广场,大门(dàmén)兰湖村委会门口、霓屿下社篮球场等地,都曾经是开庭的场地。“矛盾在哪里,法庭就搬(bān)到哪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呼唤(hūhuàn)。”大门法庭庭长庄晓勤说。

近年来,洞头法院(fǎyuàn)在各街道乡镇挂牌设立巡回审判诉讼服务点(diǎn),运用海岛巡回审判、候潮开庭、船头审案、渔村街访、法治(fǎzhì)游园会等形式,以“普通话+方言”双语模式定向开展上门立案、指导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提供“点单式”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力量资源下沉(xiàchén)、阵线前移、服务前倾(qiánqīng)。

“潮出圈”的法治之声(zhīshēng)

“如果遇到有人(yǒurén)捕杀珍稀动物,你会怎么做?”2023年4月7日,在洞头区实验小学里,一场(yīchǎng)校园采访正在进行。将同学们引入思考后,法官用一场轻松的(de)知识问答,为(wèi)同学们开展了一堂国际珍稀保护动物普法课。活动结束后,洞头法院“四度天平”工作室自制的《小度来普法—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特刊》普法短视频一经(yījīng)上线,单篇阅读量达230多万,点赞量(diǎnzànliàng)近5000。

“如何(rúhé)进一步凝聚合力,将审判台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全方位多层次做好法治宣传教育?”从审判席到(dào)街头采访,从卷宗到麦克风,法官的(de)“跨界”普法,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让法治教育“破圈”生长。

洞头法院创建“四度天平”数字传媒工作室,用数字赋能“法治+传媒”,为海岛捎来法治好声音。四度即政治建设有高度、服务大局(fúwùdàjú)有力度、司法为民有温度、公正司法有尺度,是(shì)工作室创作的(de)核心主旨。同时,以“个人自荐+部门推荐+综合测评”方式,推动成立一支由10名青年业务骨干组成的团队,负责剧本编撰、文稿(wéngǎo)审核、拍摄剪辑等(děng)日常(rìcháng)运营。

如今,已满“5周岁”的(de)工作室将作品受众定位从法院干警逐步扩大(kuòdà)到本地群众(qúnzhòng),同时,充分(chōngfèn)挖掘法院富矿素材,如海岛巡回审判、百岛辑赖等,向群众讲述法院忠诚履职、服务为民的好故事,拓宽四度(sìdù)天平“融媒体”平台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工作室还构建了集微博、微信、视频号的宣传矩阵,利用丰富案例(ànlì)和普法资源(zīyuán),精心打造普法小剧场、接访式普法、文明播报等三大特色系列作品,扩大社会影响力。工作室成立至今,创作作品达200余件,作品种类10余种,作品总阅读(yuèdú)量达710余万,覆盖20余万人次。

下一步,洞头法院(fǎyuàn)将继续(jìxù)坚守司法初心,怀着公益情怀和奉献精神,深入群众,切实扛起普法责任,“深”“活”兼具传播(chuánbō)法治好声音,让法治宣传教育“活起来”,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精准滴灌”普法让法治宣传实起来、活起来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